1.4 参数指标
- 核心控制器 - DIP16封装/邮票孔 + 4 GPIO的STM32G031控制器模块
- ST的STM32G031控制器
- Arm Cortex M0+内核
- 64MHz主频
- 内置1个12位/2Msps的ADC,在模块上有6个IO可以通过内部的开关切换共享该ADC,因此可以支持6通道模拟信号的输入
- 核心模块上使用CH340E实现USB-UART的连接,用以STM32G031的程序更新,具体的操作方法参见STM32G031控制器模块的项目页面;
- 扩展板上的输出显示 - 采用128*64分辨率/0.96英寸的OLED显示屏,通过SPI总线控制;
- 扩展板上的输入控制 - 有5个按键,用户可以参照底板的原理图自己定义每个按键的功能;
- 两路模拟量输入:
- 1路直接连接外部模拟信号,输入信号的幅度范围为0-3.3V,频率建议控制在200KHz(根据奈奎斯特定律可以支持到1MHz)以便取得好的波形显示效果,在采样率为2Msps的时候一个周期里可以有10个采样点,在屏幕上显示起来会比较好看;
- 1路通过板上的麦克风及音频放大/滤波电路将外部声音信号转变为电信号,经过10x的放大以及带通滤波器以后,进行直流偏移,送到ADC的输入端口,由于ADC的输入内阻在30K欧姆左右,在第一个版本的主板上,没有加入运放缓冲级,虽然通过电阻分压的方式将送到ADC输入端的模拟信号做了直流偏移,但由于ADC内阻的存在,输入端信号的直流偏移高于1.65V,采集以后可以通过内部的软件进行补偿,在本版本中添加了运放缓冲,送到ADC输入端的信号的直流偏移就会正好在3.3V/2的位置。当然由于分压电阻本身有5%的精度误差,所谓的3.3V/2也不是正好在正中间,这可以通过软件针对量化后的数据进行补偿;
- 一路Aux,功能可以根据需要灵活使用 - 缺省配置为模拟信号输出(板上有一个1Kohm的电阻和10nF的电容构成的低通滤波器,截止频率为1.6KHz),改变RC的值可以调节LPF的截止频率,去掉C,将R安装为0欧姆电阻,则为直接连接,可以用于数字信号输出或数字信号输入,用于信号产生、外部控制或状态监测。

微控制器的最小系统模块可以使用双排插座跟底板连接,便于更换不同控制器,核心控制模块还可以用在其它场景。
由于主板硬件的兼容性、核心模块的管脚兼容性,以及LPC824/STM32G031内部功能的相似性,都是Arm Cortex M0+的内核、都使用串行ADC做数据采集,如果要用STM32G031实现简易示波器的功能,完全可以参考LPC824实现的功能、思路乃至代码。